又是一年清明时,又是一年春草绿。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缅怀先烈,追思古人的节日,我们用攒了一整年的思念,在这一个特殊的节日里传递给那些已经去世的先烈、亲人、朋友。
4月1日是“海空卫士”王伟牺牲21周年的纪念日,21年前,王伟烈士的一句“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请继续前进”让无数国人红了眼眶,青山有幸埋忠骨,碧海蓝天赤子心。21年后的今天,我国国富民强,国泰民安,这一切都少不了每一位已故先烈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与付出。我们每年凭吊英烈,祭扫陵园,不仅仅是在寄托一份哀思,表达一分敬意,更是在用这种的方式告诉为国捐躯的每一位英灵:祖国永远记得你,人民也永远记得你。
在不久前的3月21日,发生了举国哀痛的“3·21”东航MU5735飞行事故,乘客和机组人员共132人全部遇难。事故发生的突然,我们也只能说一声“愿逝者安息。”死亡可以摧毁肉体,但信仰永世长存。
白居易有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自古以来,扫墓祭祖就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然而在当下全球抗疫的大背景下,团团特此发出文明祭祀的倡议。
一、防控疫情,安全祭祀。
祭祀不聚集不集中:扫墓祭祖重在向已故的祖先家人表达思念之情。然而在疫情的大背景下不集中祭拜是文明祭祀的最重要的一点。做到严防疫情传播,积极营造文明祭祀的社会风气。
二、保护生态,绿色祭祀。
祭祀不破坏环境,不露天焚烧: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命起源于自然也在自然环境中索取索求,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而露天焚烧的祭祀方式对土地环境和空气质量都有一定的破坏,做到不露天焚烧,让传统节日回归清净与文明,同时也杜绝各种因为露天祭祀而引发的安全隐患和火灾事故。
三、破除陋习,新型祭祀。
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先人。用一束充满心意的花、仔细清扫墓碑等文明环保的方式寄托哀思。
四、此时此地,付诸行动。
清明泪洒万堆纸,不如在世一碗粥。希望同学们弘扬时代新风,尊老爱亲,在日常生活中多陪伴孝敬老人,关心老人生活冷暖。老人去世从简从快办理丧事,以节俭的方式寄托哀思,让逝者欣慰,让生者无憾。
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让我们用文明祭祀的方式来表达对先人的哀思,同时认识先辈,带动后人,感悟人生的价值,弘扬正能量。
河北北方学院学生参与“云祭扫”
网上祭英烈活动指南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等。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最早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祭奠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相传,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缅怀祖先、祭扫英烈,是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主要方式,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普及功能的重要举措。为彰显民族精神、弘扬爱国情怀,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确保清明节祭祀活动文明健康安全有序,我校举办以网上献花、书写留言的方式,表达对英烈先祖的敬仰和缅怀之情的活动。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一、【点击链接进入专题页面】
二、步骤二进入专题页面后,下拉网页查看相关内容,点击“为英雄献花”,参与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