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霞,河北北方学院针灸推拿系教师,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赛事服务主管。
心中有梦想,未来有方向
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成功,张海霞心中就有一个小小的梦想,争取成为2022年冬奥会志愿者。虽然不能像运动员那样为国争光,但是可以在志愿服务中尽自己的微薄力量。她开始关注学习冬奥相关知识,时刻准备着能成为一名冬奥会志愿者。她向身边的学生、家人讲述冬奥的故事,盼望着有一天,能在冬奥会赛场,进行志愿服务。
坚定信念,全方位备战志愿服务
得知冬奥会招募志愿者时,张海霞心中无比激动,她唯一担心的是,自己的年龄是否符合要求?当一切得到肯定,成功报名冬奥会志愿,张海霞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语言是冬奥志愿者的重要一关。她开始每天坚持学习英语,VOA成了每天的必修课,英语线上培训,更是不能落下。当党团市委邀请她做志愿者英语口语能力考核时,她感觉到自己离冬奥又近了一步。2022冬奥会在张家口赛区举行的雪上项目,对志愿者的体能有更高的要求。为了能更好的完成志愿服务,张海霞选择了跑步和自己擅长的八段锦,现在的她,可以一口气爬上八角台。学校、团市委、团省委组织的线上线下培训,现场踏勘,她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一次也没落下。
河北北方学院针灸推拿系教师 张海霞
作为针推系的骨干教师,在准备志愿服务期间,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这离不开学院领导、同事为她的志愿服务协调工作和时间,处处开绿灯,让她全身心的投入到志愿服务中。
张海霞和丈夫分居两地,独自一人照顾上初中的孩子,为了能在冬奥会期间全心全意服务,从得知有机会参加志愿服务时,开始着手培养孩子独立的习惯,家人的支持和孩子的独立让她无后顾之忧。
用心用情,测试赛中成长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终于迎来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测试活动,从最初的充满热情,到现在对冬奥赛事的熟悉,是测试活动让张海霞得到了一次次的成长。
2月份的相约北京系列测试活动中,每天凌晨4点起床,七点到达场馆,开始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在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她负责在VCC业务领域监听手台。VCC对张海霞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岗位,最初,她满脸茫然,现在,她胸有成竹,每天熟练地在集群点名,认真聆听、记录重要信息,并迅速挑出重要的事件整理上报。
回到驻地,张海霞也不闲着,燕姐的口腔溃疡,组长的落枕,徐哥的失眠,雪飞的腰扭伤,都在她细心的针灸治疗后恢复,通过自己的技术,缓解小伙伴们的病痛,她心里觉得暖暖的。张海霞始终相信,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尽管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但是正是在志愿服务中的这些互帮互助,让她更深刻的理解志愿精神,践行志愿精神。
2021年12月份的洲际杯测试活动中,作为赛事服务领域的张海霞又面临新的挑战,学习体育展示舞蹈。没有节奏感的她,在回到驻地,反复的聆听乐曲,认真的练习每一个动作,终于能和大家一块展示。
作为赛事服务主管,她根据自己的工作点位,一遍遍研读工作手册,设想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做好紧急预案,让即将到来的赛事服务工作更有信心。
在张海霞的手机相册里,还藏有自己心中的美好,零下30℃商书记在雪如意的身影,乘车间隙进行工作安排的雅君,餐厅里争分夺秒撰写总结的一一,忘我的为同伴摄影的文勇…… 大家在工作中专注、认真、细心、配合,深刻诠释了我们年青一代的责任,担当,也给了张海霞更多的力量源泉,张海霞相信,就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用心用情、精准服务,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激情冰雪,相约冬奥,我们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