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宁,河北北方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任教师,爱好体育运动,热衷于志愿服务,曾参加2021年2月“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担任无线电岗位的专业技术志愿者。12月测试赛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技术业务领域OMEGA志愿者,不畏严寒,敬职敬责,受到场馆的一致认可。
“文武双全”是技术志愿者的基本要求
12月4日上午10点10分,女子标准台比赛正式开始,此次比赛共有两轮,OMEGA志愿者需要在官网登出成绩之后,下载成绩单并进行分发。在技术经理的指导下,曹宁与其他志愿者仔细核实工作流程,与技术官员反复沟通确认,不厌其烦、毫无差错地完成了所有成绩分发任务。通过这次测试赛,曹宁深刻地认识到志愿服务不仅仅是嘘寒问暖,帮助他人,给予“爱”的传递,更需要认真细致、处乱不惊的优秀品质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12月5日晚上所有比赛结束后,曹宁和其他志愿者们帮助国外技术团队把他们的设备从标准台出发点,转移到地面,是此次测试赛中最累最辛苦的事。这些设备大包小包足有30余个,重量从十几斤到几十斤不等,最重的包,估计在50斤左右,为了节省时间,志愿者需要把这些设备采用手提、肩扛的方式,搬到二层裁判塔。这个过程中,他们面对的困难不仅有大重量负重,还有坡斗、严寒、路滑等,几百级台阶共往返5趟才全部搬运完毕,志愿者们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不仅身穿的棉裤、羊毛衫湿透,甚至志愿者套装也湿透了。到晚上11点回到驻地时,套装还是湿透的状态。当国外技术团队在得到志愿者的帮助后向他们报以真诚的谢意时,简单的“谢谢”二字就像清晨的雨露给志愿者的内心带来了无限的愉悦和满足。虽然很累,但曹宁对于志愿服务的理解却更深了,志愿服务并不是简单付出劳动的行为,它的目的是志愿者以己之力给他人提供帮助。
曹宁帮助国外技术团队转移设备
从外籍技术团队我们学到了什么?
从刚刚迈上岗位时的不安到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完成志愿服务时的喜悦,虽然本次测试赛只有短短几天,可它却在曹宁的心里泛起了层层涟漪,缓缓漾开。这份特殊的经历,志愿者们会一直记得。此时,曹宁才真正理解了这支国外技术团队的精神,不分国籍、不分年龄、不辞劳累、不远万里来到崇礼为赛事提供技术支持,经常因为连续工作误了饭点,干活累了就泡一杯咖啡、伸个懒腰,又继续投入到技术保障工作中,这就是奥林匹克的力量。善良、责任和爱,曹宁会努力地去把它们运用到今后每一次志愿服务中。他相信,如果把每个人的爱和内心的光热都聚集在一起,就是一个太阳。它发出的光芒足以驱散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阴霾。让这种爱温暖你我,温暖世界。
曹宁和其他志愿者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