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亚楠,就读于河北北方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是18级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她来自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但一直把自立自强作为做人原则。在校期间,思想上她努力提高自身政治觉悟,虽然她不是党员,但在思想和行动上却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希望有一天能真正成为一名党员。学习上她勤学好问,尊师重教。生活上她艰苦朴素,自立自强,通过打工兼职挣取生活费用,减轻家里负担。工作上她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工作。所以有幸参加这次“大学生自强之星”的评选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把自立自强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同学,让自立自强的花朵开满校园。
苦中磨剑,自立自强
她从小就坚信只有自强不息,才能不被打倒。她说,生活就是要生下来活下去,不管它是多么的苦,都要坚强地演绎自己的人生。她的座右铭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她出生于七口之家,父母都是农民,家里还有年过八旬的爷爷和奶奶,一个是上大学的姐姐和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弟弟,家里的所有收入仅靠着几亩薄田,农闲的时候,父母都会外出打工来挣钱补贴家用。每次临近开学,就眼看着父母为她们的那笔昂贵的学杂费愁眉苦脸,心里的纠结常会使她产生放弃上学的念头。但是,农民出身的父母却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他们说,再苦再累也要让他们上学,以后有了文化就可以走出农村,创造自己的未来,他们从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过。
从小她就被妈妈教育着要自强,明白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小学四年级,她父母去石家庄做生意,她跟着家里的爷爷奶奶生活。小时候的她,就特别的坚强与懂事,经常帮奶奶做家务,每天回到家她都会趴在台阶上把作业先写完,邻居总夸她小小年纪便这么懂事。初中时,父亲外出打工,她在包揽了家里的家务的同时,也会到地里帮妈妈干农活。在别的孩子吵着妈妈要这要那时,她便已经学会了洗衣做饭。
志存高远,奋发图强
小学,初中,高中她的成绩都始终名列前茅,每年都会高高兴兴地捧着奖状回家,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班干部等。曾担任班里的政治课代表、数学课代表等职务。在这种坚强的信念下,她的意志力更顽强了,一种拼搏的动力油然而生。她暗暗发誓,一定会好好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正是艰苦的生活环境,让她养成了吃苦耐劳、艰苦朴索的生活作风,铸就了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性格。她说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却可以选择面对生活的态度。
到了大学她也在不断地告诉自己要积极上进,努力学习,她每天认真听讲,一有时间就会去图书馆看书。付出得到回报,她成绩优异获得奖学金。思想上,她积极上进,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有需要的同学。生活中,她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她在学校里申请了助学金,她没有乱花这些钱,一点一滴都用在了学习和必要的生活用品上。她说:“我很好的活到了现在,除了我自己的努力与坚强之外,还少不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与鼓励。在我困难的时候,国家社会帮助了我,我必须努力学习,努力奋斗,争取日后做个有用的人来回报社会,回报那些帮助过我的人。我觉得生活就是要品尝各种苦涩,没有磨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只要我们不被打倒,只要我们能翻身,我们就能成功。”
“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她奋斗,她不敢停止脚步,她要用未来证明自己。贫穷,虽然让她承受比同龄人更多的磨难与艰辛,但同时也让她更加坚强,她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她说:“我要坚强地活着,我要实现自己的梦想,过好我的大学生活,过好我的人生。”
青春无畏,追梦无悔
“无磨难,不人生。希望如果只剩下百分之一,我会用百倍的努力;前途如果漆黑得漫无边际,我就把自己燃烧成火炬。”她总是这样说。是的,像她这样已遭受了这么多的苦难又正值青春的女孩子,只希望她能快快长大,挑起家里的重担。艰苦的生活给她最大启示,就是要学会感恩。她永远也忘不了在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人。因此,从身边小事做起,去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心怀感激之情,回报社会。无苦涩,不生活。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她都做好了接受任何风暴的准备。她始终坚信:是种子,就要埋到土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与刚上大学相比,她少了一份稚嫩,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些轻浮,多了一份责任,更能体会到自立自强的含义。自立自强,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容易。一个人只有具备自立自强的品质,奋斗不止,自强不息,才能获得成功。尽所能,讲奉献,有作为,树风范,是她一直以来的信念。奋斗过不论成败,我心泰然处之;拼搏过不论进退,我自昂首向前。努力交织光辉岁月,自信汇成七彩人生。在风雨中奔跑,在阳光下灿烂,在未来的她也会一直坚定初心,不断提升自我,展现出自强不息、勇敢追梦的奋进姿态。是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在她的花季里承受着苦难。最后,在这里,她要真诚地感谢学校以及第一临床医学院为她提供此次竞选平台,感谢所有帮助过她的老师、同学,在今后的生活中,她会一如既往的向老师们请教,向同学们学习,不断完善、改正自己的缺点,秉承“厚德 远志 笃学 创新”的校训,用青春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